作者信息
杨奕琦,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联席主席
刘洋,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
Satish Shankar,贝恩公司亚太区总裁
Richard Fleming,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高级数据分析业务主席
近期,贝恩专家代表团出席了在天津举办的2025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与来自政府、商界和学术界的领导者围绕全球经济、中国展望、新能源与材料等多个议题展开一系列对话。
无论在论坛的正式议程里,还是与会嘉宾的非正式讨论中,AI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和科技力量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从中国经济、智能机器人产业和AI对组织转型的影响三个方面为大家带来夏季达沃斯上的思考。
中国经济拥抱全球市场、融入世界经济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技术革新、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影响,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调整,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多边机制运转的同时,积极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GDP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率达到5.4%。
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中国未来开放的大门还会越开越大。他指出,中国在“制造大国”的坚实基础上,正在向成长为超大体量的“消费大国”转型,并强调“中国创新具有明显的开放、开源特征”,愿意向世界分享原创技术和创新场景,也支持国际联合研发、应用推广,通过开放合作促进各国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还展示了中国从基础制造中心向先进科技大国转型方面的进展。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与工程人才以及完善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些不仅产生了海量数据,同时也为新产品提供了巨大的用户基础,为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国国内的顶尖大学培养了大批研究和工程人才,不断壮大国内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等政策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扶持,在增强国内市场、减少技术依赖的同时,保持与国际市场的互通合作。
在有关AI技术的讨论中,可再生能源、医疗保健、工业流程、人形机器人等成为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制造业、机器人等领域优势明显,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较高。同时,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重点发展数字医疗。
在本次论坛上,多家企业展示了针对特定行业开发的AI模型和数据平台。比如,远景智能为能源领域打造EnOS,该系统接入2.8亿台联网设备,管理的可再生能源规模达到788GW。再比如,医渡科技专攻医疗健康领域,分析了60亿份医疗记录,并在中国近50家顶级医院建立了医生AI协同工作站。
整体来看,虽然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和人口结构等结构性挑战,但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而非理论模型。
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中国正迅速建立全球领先优势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中国正迅速建立全球领先优势,有望使机器人成为继白色家电、汽车和手机之后的下一个支柱性产品。目前,人形机器人已在中国多地投入实际应用或测试,主要覆盖危险作业、物流配送、护理服务和智能家政等场景,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前,大型企业、初创企业和学术机构均在积极推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本次论坛期间,海尔集团董事长周云杰与35岁的中国机器人领域新锐领袖、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共同参与了一场小组专题讨论。
周云杰表示,海尔在机器人和智能家居领域布局了大量战略投资,通过将机器人技术整合至现有制造与消费生态体系,为企业规模扩张奠定基础。会上,双方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开放生态体系,以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家居行业的落地应用。王兴兴则分享道,过去十年来,来自产业界与高校的工程人才助力其创立宇树科技,并推动公司快速成长为业内最负盛名的科技新贵之一。如今,宇树科技已与DeepSeek等企业共同位列杭州科技“六小龙”,成为区域创新力量的标杆代表。
管理者新挑战:AI对组织架构的深度影响
本次论坛还探讨了AI对组织架构的深度影响。与会专家聚焦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如何管理由真人员工和AI虚拟数字员工组成的混合团队。会议强调,这种新型组织形态要求管理者必须发展全新的领导力范式。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与IT部门开展深度协同,确保数字员工与组织系统的有机融合。一位初创企业创始人表示:在其企业中,AI员工占比已达20%,且所有真人员工都须掌握如何与AI智能体合作。
与会领导者一致认为,企业需要全面重构员工技能发展和培训方法,并建立动态化的技能评估机制,以准确甄别未来职场中持续增值的技能与可能被AI替代的能力。其中,创意和复杂问题解决等技能很可能在未来数年内仍然具备相对较高的重要性。
随着AI和自动化技术的加速发展,就业市场变革引发的担忧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与会嘉宾给予了综合、平衡的看法,尽管部分传统岗位将被替代,但人类与AI协同的新型工作模式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会者一致认为,解决方案在于广泛开展培训和教育,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将AI融入日常工作。讨论聚焦点并非阻碍技术演进,而是如何赋能员工主动适应产业变革。
对企业领导者的启示:三大要点总结
1.中国已经成为人才、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来源地。跨国企业需要改变对中国市场的认知,考虑能从中国市场学到什么,并善于发现中国市场蕴藏的宝贵机遇。
2.中国企业逐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跨国企业也要积极做好与中国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准备。
3.伴随AI及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这些技术将逐步渗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制定适配的运营愿景,以及如何推动团队做好迎接 “数字员工” 的准备,从而在竞争中占领先机,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需求。